记者走基层|一个“百草园”引来游客2万人次
记者走基层|一个“百草园”引来游客2万人次
记者走基层|一个“百草园”引来游客2万人次
5月15日,沧州神然生态园的“百草园”内,生态园主人(zhǔrén)孙良君(sūnliángjūn)正在采集中草药。燕赵农村报记者郭庆峰 摄
5月15日,沧县南排河畔的神然生态园,青苹果已经长到枣子般大小,在阳光(yángguāng)下泛着翡翠(fěicuì)般的光泽。
“孙总(sūnzǒng),你这是在除草?”记者见到正在果园中忙碌的(de)沧州神然生态园负责人孙良君时问道。
“除草?我这(zhè)是在采药。”61岁的孙良君笑着直(zhí)起身,手里握着一把泥胡菜,“这些可都是宝贝,是我花四年时间培育的中草药。”
放眼望去,果树下(xià)生长着各种草本植物:紫花地丁开着淡紫色的小花,救心菜(cài)舒展着肥厚的叶片,苦麦菜在微风中摇曳……这些看似普通的“杂草”,在孙良君(sūnliángjūn)眼中却都是宝贝。
孙良君指着一株爬满蚜虫(yáchóng)的泥胡菜说(shuō):“蚜虫特别喜欢它(tā),我们在(zài)果树下种植泥胡菜就能把蚜虫吸引过来,保护果树不受侵害。”随后,他拽过一根苹果枝杈,记者看到,叶面果然干干净净,不见一只蚜虫。
19年前,孙良君承包南排河畔这片200亩的(de)土地时(shí),就意识到单靠种植果树难以形成竞争优势。经过深思熟虑,他决定走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,而(ér)突破口就选在了中草药种植。
“我们沧州自古就有四大道地药材(yàocái):蒺藜、蛇床子、紫花地丁和车前草。”孙良君说。除了本地特色药材,孙良君还引进了黄花地丁、射干(yègàn)等十余种中草药,采用“野生抚育(fǔyù)”的方式在自己的“百草园(bǎicǎoyuán)”种植。
啥是“野生抚育”?孙良君(sūnliángjūn)解释:“就是把不同习性的草药混种在一起(yìqǐ),喜阴的种树下,耐旱的种在向阳处,完全模拟野生的生长环境。这不仅保证中草药品质,还形成了一个(yígè)天然的生态平衡系统。”
孙良君指出,种植中草药对果树(guǒshù)生长还有促进作用。这些中草药不仅能调节果园小气候、保持土壤湿度(tǔrǎngshīdù)、改善土壤透气性,还可以缓冲地表与树体之间的温差(wēnchà),从而降低果树裂果的发生率。
随着中草药种植的成功,孙良君(sūnliángjūn)衍生开发了茶饮、破壁粉等,通过开展研学游、亲子游等(yóuděng)活动,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。“去年我们接待了2万人次的游客。”孙良君翻看手机里的活动影像,脸上洋溢着自豪,“‘穿上粗布衣,背起小背篓,跟着(gēnzhe)孙爷爷识百草’,已经成为我们这里(zhèlǐ)最受欢迎(shòuhuānyíng)的项目。”
更令人(lìngrén)惊喜的是(shì),这种模式还带动了果品(guǒpǐn)销售,神然生态园果品价格虽比普通果园高出20%,但仍旧供不应求。“人们来这里买的不仅(bùjǐn)是水果,更是一种健康生活理念。”孙良君对未来充满信心,表示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,把中医药(zhōngyīyào)文化传承好、发展(fāzhǎn)好,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,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。(燕赵农村报记者 郭庆峰)
关注河北新闻网(xīnwénwǎng),了解河北最新新闻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