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皖交界处,“长”出超50万人口“新城”
豫皖交界处,“长”出超50万人口“新城”
豫皖交界处,“长”出超50万人口“新城”豫皖交界处,一座(yīzuò)超50万人口的新兴中等城市,正随着省际合作(hézuò)的深入而加速崛起。
日前,安徽、河南两地发展改革委(wěi)联合发布《叶集(yèjí)——固始“一河两岸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(chǎnyè)合作区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出共同发力“一园、一城、一区”建设。
为何两地“抱团(bàotuán)”发展?又将深化哪些合作?
01 河南(hénán)、安徽携手:共筑边界“新城”
作为中部地区(qū)省与省之间第一个县级合作区,其体量引人瞩目。
根据《规划》,合作区范围为叶集区和固始县全域(quányù),总面积3514平方公里。2024年常住人口121万人、地区(dìqū)生产总值555.2亿元(yìyuán)。
今后,合作区将按照“产业(chǎnyè)合作引领、两岸同城一体、全域共同富裕”的思路(sīlù),共同发力“一园、一城、一区”。
其中,“一园”,即(jí)在叶集经济开发区和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范围内,建设一个5平方公里的(de)皖豫产业合作示范园;
“一城”,即共同推进(tuījìn)叶集主城区与固始县史河湾生态新城全方位融合建设发展,在皖豫(wǎnyù)交界地区打造一个人口(rénkǒu)超50万的新兴中等城市;
“一区”,即携手建设皖豫边界“一河两岸(liǎngàn)”共同富裕协作区。
《规划》还明确,到2028年,合作区内协作共兴(gòngxīng)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,基础设施联通水平(shuǐpíng)明显提升,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,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,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(nénglì)大幅提升,合作发展(fāzhǎn)体制机制基本建立。
对此(duìcǐ),省政府发展研究(yánjiū)中心原副巡视员李政新认为,这一规划(guīhuà)以县域经济单元为切口,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对资源流动的束缚,为省际边界地区(dìqū)探索“同城化”、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提供了样本,也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了微观实践。
02 从“隔河相望”到“同(tóng)城一体”
叶集、固始“抱团”发展,酝酿已久(jiǔ)。
早在2021年底,固始县(gùshǐxiàn)与(yǔ)叶集区(yèjíqū)就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,决定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共同创建“豫皖边界‘一河两岸’共同富裕协作区”。
去年8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司(sī)正式复函,同意《叶集—固始“一河两岸”生态优先绿色(lǜsè)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》。
不久前,两地同步印发《2025年叶集—固始省际毗邻地区(dìqū)合作(hézuò)发展事项清单》,拟定合作事项25条,明确共谋工业、果岭、旅游三个(sāngè)廊道建设,持续推进省际毗邻地区合作走深走实。
两地携手,根基深厚。分属安徽六安与河南信阳的叶集、固始,自古以来隔史河(géshǐhé)相望,地理相近、人文相亲,素有“安徽西大门”和“大别山门户”之称(zhīchēng),是东进西出的咽喉、贯穿南北的节点(jiédiǎn)。
且两地经济(jīngjì)相融、优势互补,合作潜力大。
叶集区拥有“中国(zhōngguó)板材之乡”的称号(chēnghào),家居制造基础雄厚。作为2015年新设立的市辖行政区,虽建制新、人口少,但受长三角辐射带动,经济(jīngjì)发展势头强劲,当前正全力打造皖豫边界商贸中心、中国中部(zhōngbù)新型家居制造中心、皖西化工新材料基地。
固始县是河南(hénán)人口第一大县和农业大县,人力资源和消费市场庞大。近年来县域经济加快发展,建材家居(jiājū)、纺织服装、绿色食品等产业特色(tèsè)鲜明。
这一规划,也是响应(xiǎngyìng)国家号召的生动实践。
2021年(nián)4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。其中提到,推动中部六省省际(shěngjì)交界地区以及与东部、西部其他(qítā)省份交界地区合作,深化大别山等区域(qūyù)旅游与经济协作。
而在去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(juéqǐ)座谈会上(shàng)则指出,中部地区要加强与(yǔ)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,加强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。
对于河南来说,积极联通邻省安徽,也是加快(jiākuài)融入(róngrù)长三角的重要路径。
03 打造“中原——长三角”产业合作(hézuò)先行区
其实,这一省级(shěngjí)协作蓝图,已在多个领域照进现实。
比如,产业协同上,在木材(mùcái)加工(jiāgōng)、化工新材料领域,合作日益深入。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湾区园便是生动例证——园区内超过七成(qīchéng)的木材加工企业,其经营者皆来自叶集区;
在文旅融合方面,制定一日游、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,串联(chuànlián)两地优质景区景点、非遗场所,并围绕重点(zhòngdiǎn)节假日出台系列门票优惠政策,开展线上(xiànshàng)互推;
在公共服务方面(fāngmiàn),10家医院实现医保待遇(dàiyù)同城化,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“互通互办”;开通运营叶集区主城区至固始县陈淋子镇(zhèn)、祖师庙镇三条省际公交线路;固始县在叶集区学龄前阶段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(dá)3500人以上……
对于未来发展,《规划》也勾勒(gōulè)出清晰路径:打造“中原——长三角”产业合作先行(xiānxíng)区。
今后,两地将发挥家居、电子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优势,以智能家居、新(xīn)材料、纺织服装、新能源汽车配套(pèitào)等产业为重点,坚持抓龙头、延链条,深化合作,共同打造工业(gōngyè)廊道;
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,合作建设果岭廊道和旅游廊道,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以产业合作发展带动(dàidòng)居民收入增加(zēngjiā);
共守发展“环保防线”,实施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(gōngchéng)和史河灌河复航工程,联合(liánhé)开展史河湿地、滩涂综合治理,共同支持(zhīchí)临淮岗水资源利用工程;
通过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(gǎigé),采用市场化手段(shǒuduàn),支持教育、医疗等行业(hángyè)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,让两地居民共同享受优质资源。
豫皖交界处,一座(yīzuò)超50万人口的新兴中等城市,正随着省际合作(hézuò)的深入而加速崛起。
日前,安徽、河南两地发展改革委(wěi)联合发布《叶集(yèjí)——固始“一河两岸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(chǎnyè)合作区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出共同发力“一园、一城、一区”建设。
为何两地“抱团(bàotuán)”发展?又将深化哪些合作?
01 河南(hénán)、安徽携手:共筑边界“新城”
作为中部地区(qū)省与省之间第一个县级合作区,其体量引人瞩目。
根据《规划》,合作区范围为叶集区和固始县全域(quányù),总面积3514平方公里。2024年常住人口121万人、地区(dìqū)生产总值555.2亿元(yìyuán)。
今后,合作区将按照“产业(chǎnyè)合作引领、两岸同城一体、全域共同富裕”的思路(sīlù),共同发力“一园、一城、一区”。
其中,“一园”,即(jí)在叶集经济开发区和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范围内,建设一个5平方公里的(de)皖豫产业合作示范园;
“一城”,即共同推进(tuījìn)叶集主城区与固始县史河湾生态新城全方位融合建设发展,在皖豫(wǎnyù)交界地区打造一个人口(rénkǒu)超50万的新兴中等城市;
“一区”,即携手建设皖豫边界“一河两岸(liǎngàn)”共同富裕协作区。
《规划》还明确,到2028年,合作区内协作共兴(gòngxīng)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,基础设施联通水平(shuǐpíng)明显提升,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,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,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(nénglì)大幅提升,合作发展(fāzhǎn)体制机制基本建立。
对此(duìcǐ),省政府发展研究(yánjiū)中心原副巡视员李政新认为,这一规划(guīhuà)以县域经济单元为切口,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对资源流动的束缚,为省际边界地区(dìqū)探索“同城化”、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提供了样本,也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了微观实践。
02 从“隔河相望”到“同(tóng)城一体”
叶集、固始“抱团”发展,酝酿已久(jiǔ)。
早在2021年底,固始县(gùshǐxiàn)与(yǔ)叶集区(yèjíqū)就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,决定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共同创建“豫皖边界‘一河两岸’共同富裕协作区”。
去年8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司(sī)正式复函,同意《叶集—固始“一河两岸”生态优先绿色(lǜsè)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》。
不久前,两地同步印发《2025年叶集—固始省际毗邻地区(dìqū)合作(hézuò)发展事项清单》,拟定合作事项25条,明确共谋工业、果岭、旅游三个(sāngè)廊道建设,持续推进省际毗邻地区合作走深走实。
两地携手,根基深厚。分属安徽六安与河南信阳的叶集、固始,自古以来隔史河(géshǐhé)相望,地理相近、人文相亲,素有“安徽西大门”和“大别山门户”之称(zhīchēng),是东进西出的咽喉、贯穿南北的节点(jiédiǎn)。
且两地经济(jīngjì)相融、优势互补,合作潜力大。
叶集区拥有“中国(zhōngguó)板材之乡”的称号(chēnghào),家居制造基础雄厚。作为2015年新设立的市辖行政区,虽建制新、人口少,但受长三角辐射带动,经济(jīngjì)发展势头强劲,当前正全力打造皖豫边界商贸中心、中国中部(zhōngbù)新型家居制造中心、皖西化工新材料基地。
固始县是河南(hénán)人口第一大县和农业大县,人力资源和消费市场庞大。近年来县域经济加快发展,建材家居(jiājū)、纺织服装、绿色食品等产业特色(tèsè)鲜明。
这一规划,也是响应(xiǎngyìng)国家号召的生动实践。
2021年(nián)4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。其中提到,推动中部六省省际(shěngjì)交界地区以及与东部、西部其他(qítā)省份交界地区合作,深化大别山等区域(qūyù)旅游与经济协作。
而在去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(juéqǐ)座谈会上(shàng)则指出,中部地区要加强与(yǔ)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,加强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。
对于河南来说,积极联通邻省安徽,也是加快(jiākuài)融入(róngrù)长三角的重要路径。
03 打造“中原——长三角”产业合作(hézuò)先行区
其实,这一省级(shěngjí)协作蓝图,已在多个领域照进现实。
比如,产业协同上,在木材(mùcái)加工(jiāgōng)、化工新材料领域,合作日益深入。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湾区园便是生动例证——园区内超过七成(qīchéng)的木材加工企业,其经营者皆来自叶集区;
在文旅融合方面,制定一日游、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,串联(chuànlián)两地优质景区景点、非遗场所,并围绕重点(zhòngdiǎn)节假日出台系列门票优惠政策,开展线上(xiànshàng)互推;
在公共服务方面(fāngmiàn),10家医院实现医保待遇(dàiyù)同城化,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“互通互办”;开通运营叶集区主城区至固始县陈淋子镇(zhèn)、祖师庙镇三条省际公交线路;固始县在叶集区学龄前阶段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(dá)3500人以上……
对于未来发展,《规划》也勾勒(gōulè)出清晰路径:打造“中原——长三角”产业合作先行(xiānxíng)区。
今后,两地将发挥家居、电子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优势,以智能家居、新(xīn)材料、纺织服装、新能源汽车配套(pèitào)等产业为重点,坚持抓龙头、延链条,深化合作,共同打造工业(gōngyè)廊道;
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,合作建设果岭廊道和旅游廊道,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以产业合作发展带动(dàidòng)居民收入增加(zēngjiā);
共守发展“环保防线”,实施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(gōngchéng)和史河灌河复航工程,联合(liánhé)开展史河湿地、滩涂综合治理,共同支持(zhīchí)临淮岗水资源利用工程;
通过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(gǎigé),采用市场化手段(shǒuduàn),支持教育、医疗等行业(hángyè)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,让两地居民共同享受优质资源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